MDCK(NBL-2)細胞是由S·H·Madin和N·B·Darby在1958年9月從一只外觀正常的成年雌性英國小獵犬的腎分離得到的;MDCK(NBL-2)細胞角蛋白免疫過氧化物酶染色呈陽性;MDCK(NBL-2)細胞被用于研究β-粥樣蛋白前體的處理及其蛋白水解產物。
PK-15細胞是由Stice·E建系于1955年;PK-15細胞是PK-1a細胞的克隆系,PK-15細胞可用于多種病毒的增值及特性研究。另外,電鏡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PK-15細胞內有C-型病毒顆粒存在,是研究C-型病毒的材料。
LLC-MK2細胞源自6只成年綠猴的腎細胞懸液。據(jù)報道,LLC-MK2細胞對很多病毒敏感,包括腸道病毒、鼻病毒、粘病毒和痘病毒家族中的成員。
RF/6A細胞在早期自發(fā)轉化并已傳代540次以上;電鏡下觀察到Weibel-Palade顆粒。高代次的RF/6A細胞用作滋養(yǎng)層以增強貼壁,轉接能力和供養(yǎng)眼色素層黑素細胞。
MDBK(NBL-1)細胞是由S·H·Madin和N·B·Darby在1957年2月18日從一只表觀正常的成年牛腎臟建立的。1973年,這株MDBK(NBL-1)細胞被牛病毒性痢疾病毒(BVDV)感染;1982年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株未被BVDV感染的MDBK(NBL-1)細胞株,此細胞最初來自ATCC1967年7月第96代的凍存管。MDBK(NBL-1)細胞的后代經NVSL檢測,未發(fā)現(xiàn)被任何病毒污染的證據(jù)